公司新闻
共同投资水泥厂经营管理不和两家水泥业上市公司将对簿公堂
纠纷,向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约人民币9525万元及律师费、诉讼费、保全费、评估费等。
从公告来看,此次起诉,缘于金岗水泥被收购后,海南瑞泽作为小股东不满于华润建材科技对金岗水泥的经营管理。
就该案相关情况,南都·湾财社记者尝试联系华润建材科技,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海南瑞泽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称,该案已于7月21日获得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立案,但目前尚未收到开庭信息。
公告显示,2022年7月29日,海南瑞泽与华润建材科技签订《协议》,约定公司将其所持有的金岗水泥85%的给华润建材科技。股权转让完成后,金岗水泥的股权结构变更为:华润建材科技持股85%,海南瑞泽持股15%。
一方面,华润建材科技在获得金岗水泥管理权后,在一系列经营决策的驱使下,使金岗水泥很快陷入亏损的局面。
据公告披露,2023年6月,金岗水泥停窑,2025年4月,华润建材科技在未召开股东会的情况下,又擅自决定将金岗水泥的核心资产“水泥熟料生产线吨产能指标”置换给华润建材科技的关联公司华润(封开)水泥厂。
据此,海南瑞泽认为,华润建材科技在接手金岗水泥经营管理后,损害金岗水泥的利益以及海南瑞泽作为小股东的利益,造成海南瑞泽所持15%股权价值严重贬损。华润建材科技违反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应当根据协议第8.2条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给海南瑞泽造成的相关损失。
另一方面,海南瑞泽表示,华润建材科技将金岗水泥核心资产也即主要资产置换给其关联公司,导致金岗水泥作为一家水泥生产厂商已经名存实亡,水泥熟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面临被拆解报废。
华润建材科技的行为,触发了金岗水泥章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项和第三款的规定(同时也是公司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海南瑞泽作为小股东,有权请求金岗水泥按照评估价格收购其持有的15%股权。
海南瑞泽认为,华润建材科技在接手金岗水泥经营管理后,损害金岗水泥的利益以及公司作为小股东的利益,造成公司所持15%股权价值严重贬损。
海南瑞泽请求,法院判令华润建材科技赔偿股权价值损失1770万元,判令金岗水泥以7755万元价格收购公司持有的15%股权,并承担相关费用。目前法院已受理此案,尚未开庭审理。
据公开资料,海南瑞泽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原名三亚瑞泽混凝土配送有限公司,2008年8月,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1年登陆深交所。
海南瑞泽称,目前公司已由创建初期的单一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配送企业,发展成为一家拥有规格品种齐全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与配送、装配式建筑业务、园林设计及施工、市政环卫服务、市政环卫工程等丰富产业链的大型股份制集团企业。
业绩方面,财报显示,海南瑞泽2024年营业收入13.04亿元,同比下降23.9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2亿元,尽管亏损面较上年有一定收窄,但已是该公司连续第四年录得亏损。
进入2025年,海南瑞泽业绩仍现亏损。近日,海南瑞泽披露2025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5500万元至6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6445万元至7445万元,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扩大。
海南瑞泽表示,业绩亏损,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报告期内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加剧,商品混凝土销售价格下降,同时,主要原材料综合成本降幅低于销售价格降幅,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第二,报告期内,公司市政环卫业务所在区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市政环卫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下降。第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时,多渠道加大对应收款项的清收,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减少。第四,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公司业绩下降带来投资收益减少。
华润建材科技方面,据公司官网,公司前身可追溯到1998年投产的东莞华润水泥厂,2003年7月,华润水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06年又撤销上市地位,完成私有化。2009年,华润水泥控股在港交所上市。
2023年12月,华润水泥控股官宣将更名为华润建材科技。公司总裁景世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水泥”已经无法囊括公司实际的业务内容,所以更名也是现实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目前产品包括混凝土骨料、砂石等基础建材,以及这几年坚持培育初具规模的人造石材,此外还有瓷砖胶、环保板材等。从水泥公司扩展到建材领域,这正是公司名称采用“建材”二字的原因。
业绩方面,财报显示,2024年华润建材科技营业收入42.96亿元,同比下降3.15%;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下降67.25%。
具体来看,2024年,华润建材科技水泥产品销量和平均售价分别下降10.9%和10.6%,导致营业额减少19.8%至150.39亿元。然而,混凝土销量增长39.6%,营业额增加21.6%至41.62亿元;骨料销量和营业额分别增长52.1%和56.2%,达到6935.2万吨和25.25亿元。这表明公司在多元化业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