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真没想到在如此边远的地区还有如此美丽的教堂!”——参观大理古城天主教堂
2024年8月17日,下了一夜的雨,早上八点钟温度才有16度,穿着上衣还感觉有些冷。九点半时,雨渐渐小了,我们拿着雨伞又开始逛大理古城了。这是第四次由红龙井门进城了。
从红龙井门进城,到复兴路时向五华楼方向拐,经过五华楼走上人民路时,天已经晴了,站在街上可以远眺白云围绕着苍山。
天主教正式传入云南是在明末清初之际,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南明永历皇室中入了教的皇太后、皇后、皇室随员等;二是四川部分教友迁移到了云南东北部,也就是今天的昭通东北部盐津县等地,随后有四川的神父从宜宾到云南进行牧灵访问和传教工作,由此展开了天主教在云南的进一步发展。
教堂就坐落在大理古城一静谧的胡同里,当我们步入窄窄的古色古香又充满白族建筑风格的小街时,就见一古朴中融合着我国传统和白族建筑艺术风格的教堂--圣三堂,它矗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显,当我们走近时完全被它迷住了。它的教堂建筑特色独一无二,是融当地白族文化特色、汉族与西方建筑及其他民族特色相融合于一身的一件民族瑰宝,飞檐斗拱,彩绘娟秀。它以建筑结构造型的独特风格、雕刻艺术之精湛、中西建筑之交融而蜚声海内外,世界各地的教友和游客慕名而来,络绎不绝游览参拜。
1696年随着教友数量的不断增加云南成立了代牧区,但由于种种原因,两任主教都没有到任,所以,后来又合并于四川教区。
1840年,又一次设立云南教区,主教公署设于昭通盐津县龙溪村,后于1876年,迁至昆明华山东路设立主教公署,1936年再迁至现地址。随着天主教在云南的不断发展,至1946年时,云南先后划分成为昆明、大理、昭通三个教区。大理教区1929年设立。
大理教区包括大理州、丽江地区、迪庆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宝山地区、德宏州七个地州,已开放堂点二十多个,新建教堂九座。教区约有八万多教友,他们中有白族、僳僳族、独龙族、怒族、景颇族、哈尼族、傣族、汉族和藏族等,据说藏族教友数量居首。
据介绍,教堂建于1927年,1983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全面修缮,年底竣工开放,同年被大理文物部门命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高十六米左右,底层至钟楼共有四层,东西长三十四米左右,宽十五米左右,教堂坐东向西,层层飞檐上装饰着白族风格的雕刻和中国传统的彩绘,飞檐超出地基达四米五。室内面积600平方米,可容纳500多人。教堂为白族庙宇式,堂内的祭台采用当地盛产的大理石制成,教堂里里外外雕梁画栋,具有浓厚民族建筑风格。
难怪许多外国游客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后,都感慨地说:真没想到在如此边远的地区还有如此美丽的教堂!
本来是陪着女儿、外孙女到昆明、大理避暑加旅游,无奈腿脚不争气,每天只能在古城里散散步。
·礼赞长征精神,弘扬长征文化——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男声举行《长征组歌》单
·“军民鱼水情,瑶医献真情”——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参加北京瑶医医院庆八一
·荡气回肠、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一一铭记长征路上的第一缕红飘带:红军北上抗日先
·在追光中续写荣光——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男声合唱组举办《唱支山歌给党听》
·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的荣光———参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组图)
·吴志民:赓续红色血脉是我们的荣光———参加纪念旷伏兆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