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燕京新语丨走进戈雅的《奇想集》200余件版画作品集中展出
“看到这几页的时候,我们特别惊喜,徐冰早期版画创作里有蝌蚪展现的时间线,没想到五百多年前这本书里就用到了这样的方式。”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的“奇想集”观澜国际版画收藏展上,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康剑飞翻开15世纪的“摇篮本”《纽伦堡编年史》介绍道。4月20日至4月28日,展览将对公众开放。
此次展览由嘉德艺术中心与中国版画博物馆联合主办,涵盖七大板块,精选200余件作品,希望能推动版画艺术创作、研究、教育的发展,并让更多人看到版画的潜力。
版画与书籍存在密切联系。书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印刷相关的中国书籍中,最早的是手卷形式,而非册装。西方最早的印刷图书出现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主要是册装形式,由于刊载了大量图画而立即受到公众和市场的欢迎,最初的这类图书就被称为“摇篮本”。
此次展览为观众带来15世纪最为畅销的一部插图版摇篮本书籍《纽伦堡编年史》以及32件散页。在书的封面页,观众可以看到法国南部贵族Perrette家族在1573年所作的藏头诗,封二的大理石纹纸页上有两个英国家族铜版画藏书签。散页经过装帧后垂直于墙面,便于观众双面阅读。
此外,观众还可以欣赏到西方版画大师戈雅创作的《奇想集》。《奇想集》是18世纪欧洲杰出的版画作品,此次展出的是第二版,发行极少,封面采用棕色摩洛哥小羊皮制作。《奇想集》中的不少版画作品都在展厅独立呈现,尤为特别的是画框前放了一把空椅子,因为戈雅曾想象自己在绘画中睡着,他内心对启蒙时代的向往也能从画中窥见,此装置意在让参观者在凝视中走进戈雅的奇想。
目前国际范畴仍然活跃着很多版画工坊,此次展览邀请了意大利2RC版画工坊,展出其合作艺术家培根、亨利摩尔、施纳贝尔等的铜版画作品。水墨艺术家武艺、画家孔千的近百件版画系列作品也颇有意趣。展览还精选了中国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24件获奖作品。
起源于西方的藏书票被誉为“版画珍珠”,因而展览设置了“藏书票”特别单元。在第二届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中,嘉德文库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携手推出特展“藏书的风雅:藏书印与藏书票”,并特别邀请53位当代艺术家为书展专门创作限量版藏书票,体现艺术创作和版画、书籍之间的关系。这些书籍与藏书票也形成了有趣的互文。(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